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容美体

减肥产品商标名

虚假宣传、违规添加违禁成分,减肥食品市场混乱

卫生、市场监管等多个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非法减肥食品的监管和查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应增强健康知识和法律意识,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虚假宣传,也不要盲目追求减肥产品的功效。对于过度宣扬减肥功效的产品,一定要谨慎购买

近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对被告人郭美美等人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依法作出公开判决。最终,被告人郭美美因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十万元。元。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郭美美等人明知其中可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仍销售他人销售的减肥糖。

早在2010年,我国就曾宣布停止在国内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及原料。但《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渠道仍有含有西布曲明等违禁成分的减肥食品在售,社交平台上还潜伏着不少打着减肥旗号的“三无”产品。购买并使用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不仅没有减肥成功,等待他们的反而是一场人生的灾难。

受访专家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非法减肥食品的监管查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商平台要加强对商户的资质审核,加大日常管理和检查力度,不给不法商户非法牟利留下任何空间。

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孙云永远不会忘记一种名为“私人定制植物肽”的减肥药,因为这种减肥药差点毁了她。

2019年,23岁的孙芸大学毕业时,身材标准,身高1.63米,体重116斤,但她并不满意。 “当时网上有各种身材挑战,比如马甲线、人鱼线、反手摸肚脐等,让我觉得自己身材‘微胖’,想赶紧减肥”。孙云说道。

有一天,孙云无意间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张减肥药的宣传图片,上面写着“吃一袋,减掉3到5斤”。这让孙云兴奋不已,联系了电商公司。对方回复:“不反弹,不运动,对身体没有伤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保证你一定会瘦下来。”

孙云立即订购了一盒30粒,售价1280元。对方还推荐了减肥霜、减肥酶、减肥果冻等其他配套产品,委婉地说“一起吃效果更好”。经过他的推荐,孙云又花了300元买了一盒减肥酵素。

孙云收到货后,按照对方的说明服用了一颗药丸。不久之后,她感到剧烈的腹痛和头痛。 “一段时间后,我会很情绪化,然后很郁闷,会无缘无故想哭,心慌,气短,浑身发抖。第二天早上就会吐,感觉自己很累。”恶心、恶心。”

孙云前往电商公司汇报了上述情况。对方回复称,这是正常现象。脂肪正在燃烧,身体正在适应。过两天就好了。如果实在无法忍受,可以每天服半粒或隔日服一粒。

孙云半信半疑,坚持隔日服一粒,一段时间。她的症状不仅没有减轻,身体状况还变得越来越差。她整夜无法入睡,心悸,甚至表现出刻板行为。 “比如,我会坐在梳妆台前一遍又一遍地梳理头发,拿着手机漫无目的地上下滚动。这些行为完全失控,我的父母看到后都感到震惊。”看到了。”

孙云的妹妹孙青也服用了同样的减肥药。孙晴当时身高1.70米,体重120公斤,但她还是想通过药物快速减肥到100公斤以下,所以她选择了和孙云一样的减肥药。

孙庆克服了减肥药对身体的所有负面影响,服用10天,瘦了18斤。孙云回忆,孙庆虽然瘦了,却异常憔悴:“他的眼圈全部凹陷了,黑眼圈极重,脸色蜡黄,一点血色都没有。看起来他病得很重。”

两姐妹以为自己精神有问题,一起去看心理医生。经过一系列心理测试和咨询后,精神科医生告诉他们,他们的症状与精神疾病无关,很可能是服用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药引起的。于是孙芸买了试纸进行检测,发现她服用的减肥药中含有西布曲明。

姐妹俩立即停止服用减肥药,但两年过去了,减肥药的副作用还没有消失。孙晴的体重一度增至160公斤,但她仍时不时感到头痛、心悸;孙芸的体重也反弹了15公斤,而且时不时出现偏头痛、月经不调、脱发大量等现象。

孙云曾拿出减肥药的包装盒仔细检查,发现产品外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生产日期”。 “这绝对是‘三无品’!我当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孙云说道。

28岁的刘晓杰来自湖北武汉。 2015年大学毕业前,她在找工作时遇到了重重阻碍。她认为这和她160公斤的体重有关,于是她下定决心要赶紧减肥。经闺蜜推荐,她买了一颗减肥胶囊,断断续续服用了半年左右。

“这次吃减肥药的经历对我的身体影响很大,伤了肝肾,还是肾虚,服药后身体明显发黄,脚后跟出现干裂的情况。冬天甚至会裂开流血,痛得我都快受不了了。我的月经也不规律,体检时被诊断出甲状腺结节,其实我之前身体状况很好,没有。 “小问题,吃了那个减肥胶囊就彻底毁了我的身体。”刘晓杰说。

张军,家住北京市东城区,今年25岁。三年前,她通过电商购买了一款名为泰国减肥糖的产品。服用后,一开始疯狂地想喝水、上厕所,然后整天不想吃东西,也不觉得饿,而且还出现了贫血的症状。 “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每当我低下头然后抬起头时,我都会感到头晕。”

随后,张军在网上搜索了这款产品,发现成分表上直接注明含有西布曲明。 “我当时太年轻了,太傻了,居然被这种非法添加成分的减肥食品给骗了。”

孙云、张军提到的西布曲明是减肥药中常见的非法添加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西布曲明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的药物。虽然有一定的减肥效果,但可能会有高血压、心率加快等副作用。严重时可造成早在2010年,我国就宣布停止国内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及原料。但仍有一些不法商家在减肥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

记者调查发现,购买西布曲明原料或含有西布曲明的成品并不困难。

记者使用“减肥”、“西服”、“瘦身”等关键词在多个社交平台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中发现声称有“货源”、“进口货”的信息。

一个名为“减肥药代理”的社交平台拥有1.6万名粉丝和6.9万条帖子。主页上很多帖子都声称自己有可靠的货源。

一些用户昵称颇有玄机,或者有谐音或拼音首字母暗示“西布曲明”,如“印度进口xb”、“西方小B”等。有的卖家直接贴出白色面粉状物品的照片或视频,声称自己是“一手货源,欢迎代理商洽谈”“理解”。

这些卖家非常谨慎。记者添加了一位名为“AA一手厂家直销(瘦身)”的卖家的网上账号,并与其取得了联系。

经记者朋友申请后,卖家称自己既有成品,也有原料,并发来大量药品图片,称可以做胶囊或爱心形丸,也可以做糖果包装。记者询问“是西布吗?”后,卖家立刻警觉起来,并语音回应:“打字时别提这个,你听不懂。”

卖家还主动提出核实记者的买家身份,并查看记者的网上空间。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后,卖家建议:“看在你不懂这行的份上,我不建议你直接购买原材料,你可以先批量使用,联系客户,然后让我给你做。”等稳定的客户越来越多的时候,自己去获取原材料,自己加工。” ”

卖家表示,如果要带包装盒的话,一盒25粒要98元,批发价另议。 “初期投资不要太贵,我们一般卖给顾客的价格是298元、368元一盒。”

除了西布曲明等非法添加有害成分的减肥食品外,减肥食品市场上也不乏含有合法添加剂的减肥冲剂、减肥酶等食品。然而,仅仅因为添加的成分是合法的,并不意味着它们食用后对人体无害。

朱毅告诉记者,市面上很流行酵素等减肥食品,但如果想达到声称的效果,立即减肥,可能会添加一些泻药,甚至合法添加芦荟、决明子等,以及中药中使用的大黄和大豆。长期服用泻叶等也容易引起结肠黑变病。

“这是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有的人感觉不到,有的人可能会引起便秘、腹泻、腹痛、腹胀、肛门胀等不适。目前认为,黑色素化的人患息肉和癌的风险较高。”肠粘膜可能会增加。”朱易解释道。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否含有非法添加成分,过度依赖减肥食品减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虽然减肥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目前此类食品的推广无处不在,比如弹窗广告、社交平台促销、购物网站首页推送……

记者在浏览一些网络平台的热搜时发现,相关热搜新闻下方,总有人评论后悄悄转头说自己吃了某种减肥食品。

比如,在某明星被警方通报的热点新闻下,一位名为“请叫我颜爸爸”的网友留言称:“谢谢朝阳人,你们的圈子真的太乱了,当时我就还在担心参加会议的粉丝,每天都喝减肥饮料,体重瘦了不少,梨形身材也变了……”随后,该网友亲自回复评论:“我用过。前段时间的减肥饮料我还发到了网络空间呢!”

随后几天,记者在不同的热搜新闻评论中发现,“段树同学”、“曼叔叔”等多个账号都使用类似的表情来吸引人们对其宣传的“减肥饮料”的关注。

记者点开这些账号发现,所有账号首页最新发布的两篇博文一模一样。两人都在健身房镜子里晒出了三张一模一样的自拍照,并配文称:“最近瘦了很多,同学聚会上又被表扬了,开心。”这些账号推荐的网上账号均为同一人名为“欢欢小公举8”的电商公司。

《欢欢小公举8》的网络空间里充斥着各种减肥文字,还有各种产品零售额的转账、收据截图。她主推的减肥产品分为普通套餐598元、特效套餐1100元、增强套餐1700元。

这个电商有自己的语音系统来推荐产品。

记者询问她如何购买减肥套餐后,她发来了一份问题清单,表示想“根据具体情况看看哪种产品适合宝宝”。列表中的问题包括:身高、年龄、体重以及是否使用过该产品。当记者用不同的账号添加她的好友,填写完全不同的信息时,她却推荐了同一款产品。

当记者问“这个对身体会有副作用吗?”时,记者回答:“我们的产品是国家QS认证的食品级,100%无副作用。”

随后,记者利用包装盒上印有的品牌名称“卡芙清”在中国商标网上进行检索,发现申请人为浙江一帆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过,无论是“卡芙清”还是“浙江一帆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许可证认证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搜索结果为“无”。

减肥食品电商的套路还体现在购买前后的“变脸”。买东西时,她们互相当作“姐妹”、“亲吻”,但汇款后,她们立刻就变成了陌生人。孙云非常清楚这一点。在看了心理医生并用试纸检测出非法添加成分后,她联系了电商公司,发现自己已被删除好友。

孙芸让闺蜜重新加了那家电商为好友,发现变成了卖减肥奶茶,但网络空间里的文案和图片还是原来的风格。

对于减肥食品市场乱象,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银江表示,从消费者投诉来看,减肥食品市场主要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违规等问题。添加禁用成分。

他认为,一些商家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惜通过夸大减肥食品的功效来欺骗、误导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减肥效果,一些商家甚至在减肥产品中添加违禁成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会扰乱减肥食品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商业信誉,不利于健康发展。行业的发展”。陈银江说道。

为什么这种混乱局面从未得到有效治理?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认为,根本原因是消费需求迫切、违法成本低、维权难度大。 “卖家被发现后,通常会面临罚款和较轻的刑事责任。与销售产品带来的巨额利润相比,惩罚力度还不够。相比之下,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举证是个大问题。”

“相关商家要求消费者出示检验报告,证明产品含有非法添加成分,但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容易。”任超表示,更重要的是,网络销售减肥食品存在监管盲区,导致食品企业经营门槛低,相关信息审核不严格。

任超还提到,为了逃避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商家越来越多地采用隐蔽方式非法添加违禁成分。有些“企业”甚至有专门的研发团队来研究添加剂;有些放在药店柜台上。产品通常是合格的,但实际销售给消费者的却是含有违禁成分的产品,这给监管增加了难度。

陈银江还发现,目前减肥食品的销售渠道越来越隐蔽。 “以前主要是线下销售,无论是虚假宣传还是产品质量问题,监管都相对容易一些。现在大部分销售都在线上进行,有的甚至是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一对一交易。无论是是平台还是监管部门,很难纳入日常监管。”

对于减肥食品监管,任超建议卫生、市场监管等多个政府部门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非法减肥食品的监管查处力度,维护合法权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对夸大、虚假的减肥广告也应予以严厉处罚。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责令经营者停止发布广告,并处相应罚款。

陈银江表示,电商平台要加强对商户的资质审核,加大日常管理和检查力度,并依托大数据技术开展研究分析。一旦平台内商户发现虚假宣传或消费者投诉,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与市场监管部门保持数据共享,不给不法商家非法牟利的空间。

“消费者应增强健康知识和法律意识,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虚假宣传,也不要盲目追求减肥产品的功效。过度宣扬减肥效果的产品一定要谨慎购买。如果权益受到影响,消费者应谨慎购买。”受到伤害的,及时收集相关证据,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陈银江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孙云、孙青、刘晓杰、张军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