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整形整容

泌尿生殖系统造影检查标准放射检查流程#医学影像每日笔记10#生殖系统检查怎么查的

《医说》每日读书专栏陪老师们“咀嚼”那些经典又实用的医学影像类书籍。

我正在看《放射科常规操作》,这是一本根据放射科实际工作情况而写的好书,非常实用!里面罗列了X光、CT、MRI的基本设备操作和定位规范。

第 1 章 放射线摄影常规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

1.静脉尿路造影

【主治】

1、尿路梗阻、积水、结石、慢性炎症、结核、肿瘤、囊肿等。

2.泌尿系统先天变异。

3.不明原因的血尿、脓尿。

4.腹膜后肿瘤的鉴别诊断。

5.脾肾静脉吻合术前检查。

禁忌症

1.碘过敏及过敏体质。

2.严重肾功能损害。

3.急性泌尿道感染。

4.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多发性骨髓瘤。

5.严重心血管疾病、肝功能不佳者。

【造影剂】

凡经肾脏排泄的有机碘造影剂均可使用,目前最常用的是泛影酸钠。用量:成人60%或76%泛影酸钠20-40毫升。儿童用量:3个月以下4-6毫升;3-6个月8-10毫升;7个月至2岁9-15毫升;2-6岁16-20毫升;6岁以上按成人剂量服用。

【造影前准备】

1. 血管造影前一天晚上服用泻药。

2. 血管造影前12小时内请勿进食或喝水。

3.做碘过敏测试。

4、准备造影剂、急救药品、注射及消毒用品等。

5. 向患者解释血管造影过程,以获得他的合作。

【血管造影方法】

1.照常拍摄腹部X线片,观察肠道清洁度。

2、带腹带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在脐下两侧,相当于骶岬旁输尿管通过处,放置两个长方形加压球,呈倒八字形,将血压计袋置于加压球上,用多头带将加压球与腹部一起收紧。

3、注射:静脉注射造影剂,注射过程中,先注入1-2毫升,减慢注射速度,观察2-3分钟,如无反应,在2-3分钟内将剩余造影剂注入。

4.压迫输尿管并注入药物后,将血压计球囊充气至压力为70~80mmHg,以压迫输尿管,阻止造影剂进入膀胱。

5.常规拍片:注射后7、15、30分钟各拍一次肾区片,观察肾盂、肾盏充盈情况,观察满意后解除压迫,再拍一次全尿路片,观察满意则结束拍片(如怀疑肾下垂,应拍一次减压站立全尿路片)。

若30分钟后肾盂、肾盏仍模糊或看不清,且膀胱内无造影剂,则应解除腹带,时间延长至1~2小时,重新拍摄肾区片子。

【防范措施】

1.腹部肿块巨大或腹水患者无法压迫输尿管时,可采取头低脚高体位,加用平滑肌松弛剂(如654-2或肌注维生素K3)。

2.如腹部受压出现迷走神经反应或下肢血供不良,应减轻压力,或松开腹带,以头低脚高位继续摄影。如症状严重,应立即减压,对症处理。

3.碘过敏试验阴性并不保证造影过程中不会发生碘过敏反应。因此,在造影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如发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一般轻症无需治疗或使用一般抗过敏药物;如发生严重反应,应立即终止造影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并尽快邀请临床科室参与抢救。

2.逆行肾盂造影

【主治】

1.静脉尿路造影结果不满意或怀疑有病变需要进一步明确者;肾功能较差但必须了解泌尿道情况的患者。

2、需要了解肾脏、输尿管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3.腹内出现异常阴影必须确定与泌尿道有关。

4.详细观察泌尿道及输尿管病变的解剖形态。

禁忌症

1.尿道狭窄,不能接受膀胱镜检查的患者。

2.严重膀胱疾病。

急性下尿路感染及出血、肾绞痛发作期。

4.严重心血管疾病、系统性衰竭患者。

【脚步】

1.膀胱镜检查后放置输尿管导管。

2.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造影剂,待造影剂充满后拍摄胶片。

【脚步】

1.膀胱镜检查后输尿管插管。

2.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造影剂,待造影剂充满后拍摄胶片。

【防范措施】

1.造影前一晚服用泻药,造影前6~12小时禁食,但不要禁水,注射前拍摄平片。

2.造影剂为30%泛影酸钠,一般每侧5-10毫升,直至腰部感觉饱满即可。如怀疑为阴性结石,可先注气观察。

3.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压力不宜过大,避免造影剂回流,影响诊断。注意不要注入气泡,造成误诊。

4.拍完片子应立即观看,满意后才能结束检查。

5.如需检查输尿管,可将导管拉至输尿管最低处,注入造影剂后即可立即拍摄胶片。

6.由于此项检查有疼痛感,拍片后应立即冲管,并经放射科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确认后方可拔管。

3. 膀胱造影

【主治】

1.膀胱疾病,如肿瘤、结石、憩室、炎症、先天畸形等。

2.观察盆腔肿瘤与膀胱的关系。

检查生殖系统做什么检查_生殖系统检查_生殖系统检查怎么查的

禁忌症

膀胱和尿道的急性炎症。

【脚步】

1.静脉法(排泄法):静脉肾盂造影时,解除压力后使膀胱充盈,拍摄前后位及斜位片子。

2. 逆行插管

1)常规消毒后,将导管插入膀胱。

2)先排空尿液,然后缓慢注入造影剂,直至患者感觉膀胱区有扩张感,待膀胱充盈至满意程度后,拍摄前后位及斜位片,复查片子,如能明确诊断,则终止检查。

【防范措施】

1. 造影前一晚服用泻药;造影前排尿,并拍膀胱区X线平片。静脉造影前应进行碘过敏试验。

2.造影剂可用6.25%碘化钠或10%~15%泛影酸钠100~300毫升或空气,造影剂应加热至体温。

3.检查时患者应在透视下旋转体位,多轴、多角度观察片子,注意前后壁,抽出造影剂后应冲洗膀胱。

4.若病灶表现不理想,特别是怀疑有膀胱肿瘤时,可在抽出造影剂后注入空气进行造影成像。

5.对于常规检查结果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膀胱肿瘤的患者,可以进行双重对比膀胱造影:

1)注入30~50毫升造影剂后,注入250~300毫升空气,直至患者感到尿意。

2)旋转体位,进行多轴多角度观察并拍摄X光片。

4. 尿道造影

【主治】

1.尿道创伤。

2.尿道先天畸形。

3.前列腺疾病。

4.泌尿系统结石。

5.尿道瘘。

禁忌症

急性尿道炎和出血。

【脚步】

1.常规消毒后,将导管插入尿道,然后捏住纱布包裹的龟头和导管,以适当的压力注入造影剂。

2.泌尿道法:经静脉肾盂造影或经导尿管注入造影剂充盈膀胱后,在排尿时拍摄胶片。

【防范措施】

1.造影剂为12.5%碘化钠或10%泛影酸钠,用量20~30毫升。

2.常需同时注射造影剂和拍X光以明确尿道狭窄或瘘管的情况。

3. 射线照片应在斜位拍摄。

5.子宫输卵管造影

【主治】

1.不孕不育。

2.先天性子宫及输卵管畸形。

3.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

4、诊断内生殖器官各种疾病,如炎症、结核、肿瘤等。

5.观察各种绝育措施后输卵管的情况。

6、其他:如连接生殖器的各种瘘管。

禁忌症

1.生殖道炎症。

2.子宫出血期间(包括月经期间)。

3.对碘过敏的人。

4.生殖道恶性肿瘤,防止肿瘤细胞扩散。

5.严重心、肺疾病及高血压患者。

7.刮宫扩宫术后30天内。

8、月经期、排卵期、妊娠期。

9. 一般身体状况较差者。

【脚步】

1. 影像检查时间应为月经结束后3至7天。

2.所用造影剂为40%碘油10毫升,或35%~40%泛影酸钠10毫升。

3. 造影前应做碘过敏试验,如结果为阴性,方可进行造影。

4.患者取截石位仰卧于检查台上,消毒、铺穿孔巾后,用窥器扩张阴道,暴露宫颈。

5.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探查腔内深度,插入带有锥形橡胶头的导管。

6. 将造影剂注入注射器,并先对导管进行充气和放气,以避免形成假充盈缺损。

7.在透视下,分段缓慢注入3毫升,直至子宫及输卵管完全充盈。注射时避免压力过大,并在透视下严密观察宫旁静脉造影剂有无回流。

8.一般在子宫、输卵管充盈后停止注射,拍第一张底片,必要时可拍斜位底片,注水造影剂后10~20分钟及注碘油后24小时拍排空后底片。

【防范措施】

1.造影前3天及造影后2周内禁止性交。

2. 血管造影前应排空肠道和膀胱,必要时可进行清洁灌肠。

3.对神经紧张、敏感的病人可以给予镇静剂、抗惊厥药物。

4.注射时应缓慢,压力不宜过高,宫颈必须阻塞良好。如输卵管未显影且压力高时,应停止注射造影剂,以免粘膜破裂或输卵管阻塞。

5.避免引入气泡,否则可能造成误诊。

6.拍疏散片前应将阴道内残留的碘油冲洗干净。

用户评论

摩天轮的依恋

终于找到一篇解释泌尿生殖系统造影清楚的文章了!我之前想做这个检查,可是对过程和技术都一头雾水,现在看懂多了,对医生的操作流程也更有概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呆

这个标准流程写的真好!做这种检查真的需要熟悉整个流程,不然容易焦虑不安,幸好有这篇文章让我安心很多。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孤独喂饱

生殖系统检查确实比较隐私敏感,希望相关机构能更加注重患者舒适度和信息安全,确保检查过程人性化、规范化的同时也能保护患者权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我前段时间父亲做了一次泌尿生殖造影,感觉流程复杂,很多步骤我都不太了解,幸好医生讲解耐心地解释一遍,不然我还真不会明白。这篇文章写的比较完善,很有帮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以乔木

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造影过程的关键步骤,包括对比剂的选择、拍摄角度等等,对于想要做检查的患者来说非常有用,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减少紧张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汐颜兮梦ヘ

希望以后这种专业信息能更广泛地普及出来,让普通人也能了解这些医学知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要么就是标准流程太复杂了?还是检查技术手段太过“先进”? 感觉描述出来的造影过程有点吓人啊…… 我更希望医生的解释更加简明易懂亲切一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栀蓝

做泌尿生殖系统造影检查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了解清楚整个流程和可能出现的风险,这样才能安心地接受检查。 这篇文章介绍得挺全面的,可以参考一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对这些医学术语没接触过,看着有点云里雾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