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整形整容

Fazekas WMH(白质病变)分类脑白质变性和病变有什么区别

在各个医院的头部CT或者MRI报告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脑白质病变、脑白质疏松、脑缺血病变、脑白质脱髓鞘等术语。

其实,除了少数因为炎症、代谢引起的白质脱髓鞘病变外,上述名称均指上图所示的影像学表现。

这些病变的典型特征是,在T2加权图像(包括FLAIR)上呈现高信号,在T1加权图像上呈现等信号或低信号,在CT上呈现等密度或低密度,无空洞或有空洞(信号不同于CSF)。

针对以上影像学表现,目前国际上的标准命名是推测血管来源的白质高信号,缩写为WMH。

WMH 分类

198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的Franz Fazekas等人在研究中将WMH分为脑室周围白质与深部白质,并分别进行评分以区分其严重程度(PMID:3496763)。

它至今仍在使用,被称为 Fazekas 视觉评分。它用于评估 MRI T2/FLAIR 上显示的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

脑室周围白质(PVWM)

0:无。

1:帽状或薄层状病变。

2:平滑光环

3:不规则脑室周围高信号延伸至深部白质

深部白质 (DWM)

0:无。

1:点状。

2:开始融合。

3:大片融合。

为了临床操作的方便,通常采用改良的Fazekas分类,不再对脑室周围及深部白质分别进行评分。

吴传杰表示

白质高发症(WMH)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95%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白质病变。

而且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我相信现在现实世界中 WMH 的比例要高于上述比例。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是,在 60 岁以上的人群中,很少有人没有 WMH……

很多医院的影像学报告中,白质高密度症常常被报告为腔隙性脑梗塞,导致很多人误诊为脑梗塞,引起恐慌,这种不规范的诊断需要避免。